2024新势力开局不利,多家环比腰斩,问界逆势登顶
- +1 你赞过了
去年新能源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内卷与销量并行,新势力品牌齐头并进,捷报不止,在12月份迎来顶峰。但来到2024年,整个市场却未能延续此前的气势迎来开门红,而是绝大多数车企都呈下滑趋势,甚至腰斩,一片惨淡。
这其中有车企发力太猛,各种优惠轰炸之下共同推高12月集体销量,导致1月后劲不足的因素,也有即将到来的春节以及返乡潮影响了车企销量,还有大多数用户在等待4月份的北京车展,期待更多车型能够亮相,为自己留更多的余地。但无论原因如何,相比上个月,1月凄惨的数据已成事实。
理想
作为新势力头牌的理想,在过去一整年中出尽风头,并且成功兑现年初的承诺,全年交付37.6万辆,超过预期的30万台,前景一片大好。1月份,理想共交付31165辆新车,同比增长105.8%,环比下降38.1%,相比去年12月巅峰的5万辆成绩,还有不小的距离。
霸榜一整年的理想,在2024年开年首次丢掉自己的榜首位置,前两周销量连续落后问界的前提下,在月中推出最高3.6万元的补贴,才让理想后期的销量稍稍回升。不过即使如此,理想同比105.%的增长也依然令人咋舌。
按照理想的规划,3月份旗下首款电车理想MEGA即将上市,建立起理想王朝的L系列三款功臣车型也将迎来自己的改款,定位30万元以内的理想L6同样蓄势待发,共同镇守理想在2024上半年的销量阵地。
下半年,理想将会全面发力纯电市场,带来M7/8/9三款纯电车型,带领理想开拓下一个战略要地。从理想为自己定下的2024年80万辆交付目标来看,今年理想就是冲着中国汽车市场TOP10的位置而去,从备受质疑的新能源品牌,到足以与BBA碰一碰的新势力代表,理想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目标只是目标,外界只关心最终结果,理想在2024年能否延续去年高速增长的势头,转换纯电赛道后,家庭向定位能否撑起理想的梦想,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或需要等到理想首款车型MEGA正式上市后,才能窥见一丝端倪。
问界
去年无数人都曾幻想过会有新势力品牌将理想拉下榜首的宝座,但万万让人没想到,完成这一壮举的竟是一度不被外界看好的问界。1月问界成功超车理想,交出32973辆的答卷,同比增长636.83%,环比增长34.76%。
这串数字背后,不仅仅是问界的「新王登基」,还是新势力品牌中为数不多的同比环比双增长,以及636.82%同比增长带来的视觉暴击。就连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都忍不住感叹,「对智选车受欢迎程度的预估不足保守了,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是要跟合作伙伴们一起高质量保交付」,甚至自嘲从“余大嘴”变成了“余小嘴”。
从去年年初饱受质疑,到下半年以黑马之姿一路冲刺,再到开年摘得桂冠,问界实现三级跳,为整个市场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震撼。这样的表现也被外界认为是理想最有力的对手,但比起后者2024年80万的交付目标,问界显然略有保守,仅仅给出60万的年度目标。
可很多人忽略的是,问界2023年全年只交付了9.4万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下半年问界新M7上市爆火之后所带来。换言之,相比2023年的实际交付数据,要完成2024年的年度交付目标,问界势必要达成超过600%的同比增长,这么一看,问界的目标依然十分激进。
接下来问界将会开始M9车型的交付,在华为技术赋能之下,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只要赛力斯的产能可以跟得上问界的销售步伐,那么问界在手握大十万新M7大定单的前提下,即使是被认为行业寒冬的2024年,问界依然弹药储备充足。
蔚来
蔚来2023年依然深刻贯彻自己的长期主义,虽然销量并没有迎来井喷式的增长,但别忘记,蔚来的车型依然主打高端市场。1月蔚来共计交付10055台新车,同比增长18.2%,环比下降44.2%。
1月前几周的数据,都让外界十分担心蔚来本月销量可能无法过万,最终蔚来仍交出破万的成绩。这与蔚来开启全系降价不无关系,1月中旬蔚来宣布对2023款车型开启短时购车优惠政策,在售的8款车型优惠力度不等,在2.4万元-3.2万元之间。
作为蔚来的创始人,李斌对于2024年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且在公共场合公开发声称,「今年明年会非常惨烈」,甚至在蔚来汽车内部,李斌也提出了两个放弃幻想:1.对明年市场竞争要放弃幻想;2.对于以价换量要放弃幻想。这也与资本对于新势力品牌目前的态度一致,以价换量不可取正逐渐成为共识。
在危机意识之下,蔚来强调在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目标之前,也要抬升「短期执行」的重要地位。而2024年,也是公认的蔚来没有新车的一年。在李斌看来,这也是蔚来提升能力体系的时间窗口。
1月25日,蔚来召开用户面对面共同会,调整服务无忧,将保险与服务费用绑定,取消维修积分、增值服务券减少等等,引起过不小的争议。除此之外,2023年就已经初具规模的蔚来换电联盟,在2024年或许也会继续推行。
下半年,随着蔚来全新的子品牌阿尔卑斯上线,蔚来能否实现另一个增长点,以及主品牌如何在没有新车的推动下,实现单月销量破2万,都是今年的一大看点。
小鹏
相比「蔚小理」的其他两家,小鹏1月份的表现堪称腰斩。1月小鹏交付就新车8250辆,同比增长58%,环比下降58.99%,比起去年年末连续几个月破2万的成绩,今年1月小鹏算是开局不利。
一方面,1月是整个行业的寒冬,但比起其他品牌,小鹏的环比下跌实在过于凌厉,甚至都没有破万。另一方面,小鹏开启了新一轮的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加上其主攻价位20-30万元价位迎来更多新玩家,多方冲击之下难免影响最终交付。
不过即使如此,相比去年同期的数据,小鹏依然好过不少,最起码没有一只脚踏进ICU的危机。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去年加入小鹏的王凤英,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动作和供应链改革,成功让小鹏起死回生。
最新一轮由王凤英主导的改革中,也不免争议,最终结果如何,小鹏能否去往下一个高峰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销量方面,小鹏暂时还不会有太大危机,选择在开年上市的小鹏X9目前已经积压上万订单,随着产能爬坡,之后的交付也会更加顺畅。
接下来,小鹏还有多款新车上市,其中就包括与滴滴合作推出的MONA,主打15万元级别的紧凑车型,会在智能化上下大功夫。如果成功铺开市场,有望大面积普及小鹏的智驾能力,或将反哺小鹏主品牌车型。
只是相比其他品牌,小鹏目前想要度过行业寒冬的储备并没有那么令人放心。
总结
除了这四家以外,其他新势力品牌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整个市场都笼罩在阴霾之下。随着购置税补贴退坡,优惠政策收缩,新势力品牌终将走出温室,在日益加剧的内卷下赤身肉搏。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