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加速智驾脚步,腾势N7首发英伟达Orin-N芯片
- +1 你赞过了
比亚迪明显加快了智能驾驶技术布局的脚步。
作为比亚迪腾势旗下的第二款车型,腾势N7上市后首个完整月仅交出1480辆月交付的成绩,这与发布后24小时内大定用户达到11687个的数据相去甚远,也与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预期的初期月销达到5000辆,年底月销突破1万辆的目标背道而驰。
有人认为,腾势N7在极度内卷的2023年,不仅价格不够诚意,就连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的智驾能力也有所“残缺”。入门版采用地平线征程3芯片,算力只有5TOPS,仅支持L2初级智能辅助驾驶,包括ACC自适应巡航和LCC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这对于一款30万元起步的猎装轿跑而言显得极其寒酸。要知道,腾势N7的直接竞争对手极氪001,入门的WE版都支持NZP高速领航。
不过好在用户可以选择多加2.8万元配置高阶智驾全享包,升级为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高速NOA和城区NOA在内的全场景NOA,只是这个代价并不小。
或许比亚迪腾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推出了全新选装包。
腾势N7首发英伟达Orin-N芯片
9月26日,腾势汽车举办智能沟通会,宣布腾势N7成为新一代英伟达DRIVE Orin平台新芯片的首发车型,搭载英伟达Orin-N芯片,算力为84TOPS,支持高速NOA、AVP代客泊车等功能,并且可与云辇-A空气悬架进行数据互通,实现其路况预瞄功能。
与Orin-X相比,Orin-N相对更低的成本,就能满足高速NOA的算力需求,同时在开发工具、数据链等方面,两者又完全相同。这就意味着车企完全可以在智驾研发过程中,直接将Orin-X的智驾数据移用到Orin-N芯片上,大大降低研发时间和成本。
在此基础上,腾势N7推出高快智驾包,该包介于腾势N7原本的腾势Pilot标准版和高阶智驾全享选装包之间,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配置,来获得不同智驾能力。高快智驾包新车主选装价格为1.2万元,老车主可以通过1万元进行升级,对于想要体验智驾却又不想付出太多成本的用户而言,这一相对折中的方案,也让用户的选择更加灵活。
按照腾势的计划,高快智驾包于9月26日开始线上选购,12月开启高快智驾包选装车辆交付,2024年第一季度开启高速NOA功能的OTA软件推升级。而此前选配高阶智驾全享包的车型,目前已经开启交付,并将于10月推送高速NOA,2024年第一季度推送城区NOA的NOTA软件升级。
想法转变,比亚迪加快脚步
尽管此前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对外公开表示「无人驾驶都是扯淡」,但他也承认,高阶智能驾驶是具备实用性的,而比亚迪需要在这个赛道奋起直追,弯道超车。
在ADAS时期,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技术力还很薄弱,由于主要用博世的前视一体机,比亚迪内部技术团队还是以管理供应商为主,其规模很小,技术能力也相对不足,这也与初期比亚迪不重视智驾有关。直到辅助驾驶从L2升级到L2+,智驾需求不断涌现,比亚迪内部才意识到,是时候发展智驾技术了,否则容易在技术上踏空落后。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比亚迪延续「技术鱼池」的储备策略,芯片方面,有英伟达、地平线、TI、安霸;传感器上,既有激光雷达,也有4D成像雷达;高阶智驾的算法上,除了momenta,又引入小马智行。同时坚持合作借鉴以建立自研能力,在业内寻求优秀合作者进行借鉴学习。
在这个阶段,比亚迪拿出了一个初步成果——高速NDP。之后又成功建立智能驾驶的底层基础能力,带来采用域集中式设计的e3.0电子电器架构和底层操作系统BYD OS,这就意味着智能驾驶拥有了独立的域控,方案落地后对于车辆机械层面的控制会更直接和精准,并在自研系统串联下,为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实现解耦。
而腾势N7上的比亚迪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就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又一成果。这套系统整体架构采用中央计算平台+区域控制器组合,能实现整车融合感知、精准控制、协同执行功能。
以往英伟达智驾芯片的首发权,通常是都其他新势力品牌的,相比传统车企,新势力品牌通常更加笃定智驾在未来对于自家车型的重要性,因此更重视研发与技术。这次,腾势N7首发英伟达Orin-N芯片还是第一次,也说明比亚迪正在改变作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缓慢节奏,想要一夜之间摘掉自己身上“不够智能”的标签,以新能源上半场大赢家的身份,加入下半场的智能化大战。
后发能否制人?
虽然比亚迪已经加速智驾能力进化,腾势N7也加紧推出高快智驾包以丰富用户选择,加强智驾能力,但面对如今这个智驾技术内卷到极致,昨天还在高速NOA,今天就已经开通几十个城区NOA的时代,比亚迪想要弯道超车,难度不小。
相比理想、蔚来、小鹏甚至是华为智驾这些智驾「引领者」而言,比亚迪目前的智驾进度还是相对落后。无论是华为年底全国范围内开启城区NCA的豪言,还是新势力御三家不断扩展城区智驾版图的壮举,腾势N7十月份才推送高速NOA的做法显然已经落后太多。
放眼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万元级别的小鹏G6,到25万元级别的问界M5、问界M7,再到30万元级别的智己LS7、阿维塔11、蔚来ET5以及售价更高的理想L9、蔚来ES8等,都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形成完整且领先的市场布局,这给腾势N7乃至比亚迪想要在智驾技术上突围带来了巨大阻力。
更何况,基于自研算法的比亚迪智驾能力时至今日,依然未能经受市场检验,究竟完成度有多高,仍无定论。所以在这之前,后发的比亚迪能否制人,依然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总结
如今新能源市场一天一个变化,尽管比亚迪已经加速脚步,但等到比亚迪迎头赶上,行业又会带来什么风向,智驾能力会不会上升为用户购车的硬性标准,谁也说不准。在面对这么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即使是已经成为上半场最大赢家的比亚迪,想要在下半场继续领先身位,也不得不面对更多前路险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