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势力交付榜单,问界跻身前三,2023「终局之战」一触即发
- +1 你赞过了
年关将至,各家新势力品牌即将迎来自己的2023「终局之战」,整个新能源市场硝烟弥漫。刚刚过去的11月,前有小鹏华为AEB之争,后有李想的增程取代PHEV言论,加上广州车展又为市场添了一把猛火,也让人更加期待本月汽车销量。
理想
不出意外,理想11月再次领跑整个新势力品牌榜单,总共交付41030辆,连续2个月交付破4万,同比增长168.87%,环比增长1.5%。
今年前11个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32.57万辆,提前完成年初定下的全年交付30万辆目标,也是目前唯一完成该目标的新势力品牌。在售的L系列三款车型均已突破10万销量,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并且理想官方还宣称,12月将挑战交付破5万辆。
今年7月份,理想汽车首次单月销量破3万,4个月后成功突破4万。按照理想的目标,理想将要把从4万到5万的时间压缩至3个月,继续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疾驰遥遥领先。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理想想要在12月达成5万的目标,可谓困难重重。首先9月底到10月初,理想对汽车工厂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产能,成功从顶格的月交付3.5万辆左右突破至4万辆。虽然11月理想也成突破4万,但实际上增速已有放缓之势,其中更是有理想最大对手问界新M7的影响。
问界新M7目前的销量仍在走上坡路,有望超越理想L7,很大程度上分流理想的一部分用户。换言之,以目前的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而言,要想支撑起5万月销,压力并不小。但好消息是,理想首款纯电MPV理想MEGA即将上市,理想L系列的下一款车型L6也已在路上。
前者早在曝光之前就已经引起了网络上足够热度,又凭借独特的外观以及突破530kW的充电功率成功出圈,在广州车展上吸引了无数目光,给理想的纯电战略开了个好头。后者则是进入30万元以内市场的产品,闯入竞争最强的20-30万元市场,有望对其他品牌形成销量虹吸,助力自身突破5万销量。
不过,这两款新车都要晚于12月,因此理想要想在12月突破5万辆,目前看来难度并不小。除非理想仍有大量订单在手,同时产能足够的情况下在年末给新能源市场带来一个环比提升22%的销量奇迹。
小鹏
刚刚过去的11月,小鹏与华为的AEB之争成为互联网上不可避免的争议性话题,大量媒体下场直播,小鹏汽车不够出色的表现也让小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标签受到挑战,甚至有不少声音认为小鹏汽车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蔚来,突破2万销量后就会开始躺平。
但现实却是小鹏依然坚挺,11月交付新车20041辆,同比增长245%,这也是小鹏汽车连续2个月交付破2万辆。虽然只比上个月多39辆,但总体而言小鹏汽车依然处于上升阶段,不过这也让人更加好奇,如果没有当初的AEB之争,小鹏能否会有更好的销量。
11月的销量中,小鹏G6交付8750辆,占比43.66%,是小鹏汽车如今当之无愧的扛把子车型。今年前11个月,小鹏累计交付12.15万辆,同比增长10.98%,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交付量。
从11月的单周销量来看,小鹏数次跌出前三,仅次于问界之后,给人以月泄气的错觉,不过好在最后一周小鹏绝地反击重回前二,依然维持向上势头。今年凭借小鹏G6和改款G9的优秀表现,小鹏成功重回正轨,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虽然一路走钢丝让人为其提心吊胆,但好在最终结果还不错。
在如此趋势下,小鹏汽车选择乘胜追击,继续推出旗下首款纯电期间MPV车型小鹏X9,并于广州车展开启预售,38.8万元起售,作为主打「年轻态」的MPV车型,X9搭载小鹏最新技术,包括首发XOS天玑系统,标配后轮转向系统。新车将于12月正式交付,能否继续助力小鹏向3万月销发起冲锋,我们拭目以待。
问界
经历过10月的疯狂之后,外界依然对问界的后劲充满期待。问界同样不负众望,11月交付18827辆,同比增长127.92%,环比暴增43.86%,又是一场妥妥的销量神话。
意料之中的是,11月销量问界新M7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单月交付突破1.5万辆,占比80.96%,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距离理想L7的差距越来越小。自从上市至今,问界新M7两个半月狂揽10万大定量,不仅彻底起死回生,也在整个新能源市场留下了一段难以企及的「神话」。要知道,10万销量甚至是不少自主品牌的年交付目标。
凭借手握10万订单,问界也成功跻身新势力月销排行榜前三,不仅成功「起死回生」,甚至完成一飞冲天。不过这对于问界而言还远不是极限,在前几天的智界S7发布会上,余承东就预告称12月份问界的交付目标将要突破2万辆,最终落至2.3万辆左右。
同时下一款旗舰SUV问界M9即将上市,强大的硬件素养加上频频出圈的智能交互数码大灯,以及早已名声在外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和年底开放全国范围不依赖高精地图的HUAWEI ADS 2.0智驾系统,加上与小鹏之间的AEB之争,让外界看到了华为智能化上的硬实力,即使问界官方表示新车价格将在50-60万元,依然收获超过25000个订单。
因此,12月交付突破2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令人担心的,也只剩下赛力斯的产能,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消化问界新M7的大定单,尽量减少用户流失。问界一路狂奔,究竟还能给新能源市场带来多少震撼,我们拭目以待。
零跑
近几个月不断提速的零跑疯狂奔跑,甚至上个月成功跻身新势力榜单前三,但好景不长,11月零跑再次跌出前三,屈居第四。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不是零跑后继无力,而是年底神仙打架,面对一众「妖孽」,零跑实在有心无力。11月零跑交付新车18508辆,同比增长130%,环比增长1.7%,从数据来看并不算差,仍处于向上趋势。
自从5月销量破万以来,零跑凭借C系列的强势表现屡创新高,C11和C01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而官方也在有意削弱T系列的存在,为转型做铺垫。得益于一直以来的全栈自研,零跑成功扭转局势,不仅大幅降低造车成本,还成功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毛利率转正。
正是零跑做出的这些努力,才能通过极高的性价比取得市场认可。同时增程、纯电双并行的路线,也为零跑的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自研路线加持下,成功吸引国际汽车集团Stellantis的投资,也意味着零跑即将走出国门奔向世界。
除此之外,零跑的下一款新车,也是零跑首款全球化车型C10将于1月份开启预售,预计定价在15-20万元左右,有望助力零跑向更高峰发起冲击。依然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零跑的终点究竟在哪里,我们一起观望。
蔚来
蔚来11月共交付新车15959辆,同比增长12.6%,环比甚至下跌了0.71%。而这也是最近几个月蔚来的常态,自从7月交付破2万辆之后,蔚来就有“躺平之嫌”,这与蔚来车型的定位不无关系。
整个11月中,蔚来SUV交付10545辆,占比66.08%,轿车为5414辆,其中ET5系列和ES6依然是蔚来销量大头。
今年前11个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14.2万辆,同比增长33.1%,如果是按照去年的形式,蔚来今年的表现还不错。但要是放在今年的大环境来看,蔚来却有些「仰卧起坐」,毕竟新能源市场增速加快,蔚来并没能乘着这股东风起飞。
但着眼于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蔚来依然相当能打,占据60.6%的半壁江山,增速也远超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强。
过去的11月,有关蔚来最大的话题无疑是「蔚来换电联盟」的正式成立,前有国家队长安汽车,后有民营巨头吉利,两家车企先后入局让蔚来换电业务焕发新生,也让蔚来盈利的时间线提前了不少。
对于蔚来而言,换电是其核心业务,在向整个市场推广之后,这项业务有望助力蔚来再次起飞。
总结
整个11月,新势力品牌前五除了蔚来之外,都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但其实蔚来的销量同样不可小觑。不过这终究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作为年终结尾的12月份,才是各家车企拼杀的最终战场,各方势力都想为2023年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并以此为跳板迎接2025年的「大决战」,尤其是在内卷加剧的环境下,势必会有玩家面临出局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自主品牌将会在智能化、营销以及技术上各显身手,以求能够继续留在牌桌上。而在那之前,首先要交出一份漂亮的年度答卷,12月再见分晓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