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的产品力,被华为引爆了
- +1 你赞过了
华为智选造车业务与奇瑞合作的车型智界S7总算开启预售,新车有四个版本,分别是智界S7 Pro、Max、Max+和Max RS,预售价格为25.8万元起。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依旧稳定输出,包括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AEB」也成为其调侃的素材,不过对于智界S7,余承东明显信心更足。
华为智选造车首款C级轿跑
作为华为智选造车业务下首款C级轿跑,华为可谓倾注全力。
智界S7车头采用与问界M9相似的设计,贯穿式日行灯搭配整体轮毂,轿跑的运动感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灯侧面还加入了导气孔,车顶则是一颗激光雷达,车身周围还有大量智驾硬件传感器,用来服务华为ADS 2.0智驾系统。
新车三围分别是4971/1963/1474mm,轴距达到2950mm,单看体型,智界S7与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相当,但是比起奔驰EQE的4969/1906/1514mm的三围,3120mm的轴距,还是略有差距。
智界S7这次对内饰做出了巨大革新,采用创新游艇驾舱设计,环抱式座椅,加上皮质的内饰包裹都相当凸显档次。同时智界S7也是首发搭载HarmonyOS 4智能座舱的车型,进一步优化手车协同体验,并且在应用流转方面拥有更好的体验。
当「冰箱沙发大彩电」成为政治正确后,智界S7却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将化妆间搬进了车里。由于中控台采用游艇式设计,整个仪表台拥有更大空间,副驾前面设置了一块可充当化妆台的区域,下方还隐藏了一个化妆箱。
但就实际使用而言,这样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安全气囊弹出还不好说,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如此设计有些欠考虑,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前舱设置了女王副驾,除了常规的按摩通风加热之外,还能实现零重力躺倒。凭借整车近5米的车长,车内空间也无需担心,空间可用率高达88%。同时后排支持加热通风、门板上甚至设置了触控按键,以进行空调调节。
智界S7首发华为途灵智能底盘,搭载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配合智能空气悬架和CDC阻尼调节,带来更舒适的驾控体验。
不同于问界的增程系统,这次智界S7采用纯电动力,分为两驱和四驱,搭载全新一代DriveONE 800V SiC高压黄金动力平台,可以实现3-5C充电,峰值功率可从300kW左右起步,而目前行业内最高标准应该是理想MEGA的提前放出的5C充电,功率达到了500kW以上。
高压平台的加入,使得智界S7拥有最高800km+的续航,以及低至12.4kWh的百公里电耗,加上四驱版365kW的总功率,百公里加速仅需3.3s,百公里制动距离33.5m。
智界S7同样搭载华为的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NCA和高速NCA,根据华为的规划,年底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城区NCA。
性价比是高是低?
虽然这次智界智界S7预售价从25.8万元起售,最低配的Pro版本似乎并没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同时续航也仅有550km。而高阶智驾版本要从29.8万元的Max版才会标配,这个版本续航为705km。32.8万元的Max+以及35.8万元的Max RS四驱版,续航分别为800km和630km。
就续航来看,33万元就能做到800km确实是这个价位独一档的存在;但问题是低配版有赚吆喝的嫌疑,起步并不算高,除了续航不够之外,也没有高阶智驾。不过这也只是相对整个车型而言,放在同级车型中,依然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以预售价来看智界S7,可以发现基本上找不到能与之完美匹配的对手,无论是小鹏P7、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还是极氪001,只能说堪堪能比,但放在一起就更能凸显智界S7的产品力。
换言之,智界S7目前的表现,几乎是这个价格区间的最强选手。而且这还只是预售价格,正式上市价格极有可能继续下探,也难怪余承东会发表出四款车型都亏本卖的言论,产品力确实相当能打。
鸿蒙智行
除了智界S7之外,余承东还强调了这次发布会的主题之一——鸿蒙智行
过去,华为与车企之间拥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HI全栈解决方案」和「智选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车企造好车。
其中「零部件供应」由车企定义设计汽车,华为主要提供ICT零部件;「HI全栈解决方案」则是由车企定义车辆,华为只提供车辆智能化的全部解决方案,例如极狐和阿维塔;「智选车模式」目前落地的只有问界与智界,背后分别是赛力斯和奇瑞,这套模式下,华为将全权参与车辆定义设计,同时通过自身渠道打通营销。
而这次「鸿蒙智行」的发布,可以看作是华为想要统一「智选造车」业务的一次尝试。早在今年三月份,华为就曾试图用HUAWEI的logo取代AITO问界,意在消除AITO问界这一品牌在实际销售中对消费者造成的品牌认知壁垒。
但口口声声称不造车的华为,一旦启用这一logo势必会打破此前的承诺,因此最终全面撤下HUAWEI的logo。但即使如此,华为也从未放弃过对于销售渠道的统一,「鸿蒙智行」的出现很大程度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目前已有的智界与问界,后期华为与江淮也将基于「智选造车」模式推出新车,作为华为深度参与的项目,势必会进入华为销售渠道。但如果单一门店出现了问界、智界甚至其他品牌名车的车型,无疑会让一些消费者感到困惑,加深对于品牌的认知难度。
因此统一销售渠道,建立品牌认知迫在眉睫。
未来,所有基于华为「智选造车」业务的车型都会进入「鸿蒙智行」生态,无论是问界、智界还是其他什么界,都将冠以「鸿蒙智行」的名号。同时,鸿蒙作为华为特有标签,消费者一看到就会联想起华为,潜移默化地削弱了对于车型原品牌的认知。
时间一长,消费者就会形成买了「鸿蒙智行」车,等于买了华为的认知。
总结
问界新M7之后,华为明显加快了在汽车领域的发力速度,智界S7就是华为在20-30万元区间市场扔下的第二颗重磅炸弹,待到「鸿蒙智行」彻底成熟,谁能与之争锋,也愈发让人好奇。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