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小鹏G9起死回生补考成功,新势力们学会了吗?
- +1 你赞过了
新款小鹏G9上市15天,大定数量已经突破15000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小鹏G9上市后的失利不说重挫小鹏,但也伤了三分元气,销量开始出现滑铁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鹏9上市推进速度缓慢,丢失了大多数潜在用户,上市后配置与价格不明确,SKU过多导致紧急修改配置,这一来二去算是彻底丧失用户信任。
不过,小鹏之后的操作却给所有新势力品牌都上了一课,不仅把小鹏G9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还带来一波15天大定破15000台的销量高潮。
「加减乘除」组合拳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小鹏总结小鹏G9的失利,重新进行清晰市场定位,还用一套「加减乘除」组合拳,成功令其起死回生。
一直以来,小鹏都是以理工男重技术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小鹏G9却一改常态往豪华方向走,明显不符合其定位,想要与已经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蔚来、理想竞争显然有些异想天开。因此,新款小鹏G9重新梳理自身优势,明确市场定位,带来更强竞争力。
新款小鹏首先是做减法,将低感知配件例如主驾座椅腿托、后排腿托、后排座椅按摩、迎宾落地灯、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副驾老板键、电尾门的脚踢感应等配置取消,将丹拿音响5D座舱、双腔空悬改为选装。
减配之后还要减价格,新款小鹏G9起售价定在26.39万元-35.99万元,相比老款起售价便宜了4.6万元,顶配更是便宜6万元,一举将其拉入25-30万元市场,性价比空前。这一做法让新款小鹏G9形成错位竞争,在该价位对其他车型形成降维打击。
价格更低,产品力却更甚。新款小鹏G9将加法重点放在配置上,全系标配扶摇架构,这意味着新车基于全域800V SiC平台打造而来,拥有XNGP等核心技术。同时全系标配Xopera 2.0小鹏音乐厅、拥有座椅通风功能的Nappa真皮座椅、两个带通风口的50W无线充电区,实用性大大提升。
而乘法和除法则更多着墨于小鹏汽车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无论是与大众携手,还是将内卷重心放在自己身上,都突出小鹏变革的决心。
15天大定破15000,MAX版成首选
曾经30.99万元起售的小鹏G9让人觉得难以靠近,如今26.39万元的小鹏G9却是浑身充满诱惑力,上市仅15天就交出超过15000台大定量的答卷,其中80%是支持XNGP的MAX版本。
老款小鹏G9在智驾能力上其实并不弱,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12个摄像头在内的共31个感知硬件,并且还拥有双英伟达DRIVE Orin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相当豪华。
XGNP是小鹏G9的核心优势,可实现高速、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园区内部道路、停车场等各种日常行驶场景的全覆盖,并打通高速收费站、停车场闸机等连接点,成为首个能服务日常通勤的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但问题是,去年不比今年,彼时智能驾驶辅助尚未普及,大众对于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虽然智能化虽好,在当时显然撑不起小鹏G9的卖点。
今年新能源市场智驾需求开始爆发,各家车企也纷纷加入内卷大军,不断开拓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这也是为何新款小鹏G9没有对智驾做出阉割的原因之一。本身就已经稳居智驾行业TOP级地位的小鹏,凭借着好口碑,也为新车带来了不少流量。
为新势力们探路
如果说旧款G9是新势力们的反面教材,那么小鹏这波操作则是又给陷入迷茫的新势力车企好好上了一课。小鹏G9失利说明即使技术再好,即使小鹏贵为新势力御三家其中一员,手握业内第一梯队智驾系统,以及率先应用800V高压平台,只要市场定位不清晰,配置SKU混乱,就无法打动用户。
新款小鹏G9能够补考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于更加清晰的市场认知,深刻洞悉用户需求,合理调整配置的同时让产品回归合理价格。
而采取类似做法的问界新M7也一扫旧款销量颓势,半个多月砍下超过50000大定量,新款岚图FREE同样带动品牌整体销量增长,无一不在说明这套方式的可行性。
总结
从半只脚踏进“ICU”,到如今“抢救成功”,小鹏的起伏经历值得新势力品牌参考,及时发现内部问题,调整组织架构,重新掌舵出发,那么新势力们学会了吗?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