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低头”,HiPhi Y 亲民售价能否打爆新势力一线豪华
- +1 你赞过了
在智能电动汽车浪潮涌起的这几年,众多新势力横空出世,并同时对 BBA发起猛烈攻势,夺走了大量原一线豪华用户,品牌影响力水涨船高。然而说实话,在这些新晋“当红炸子鸡”中,包括蔚小理氪们,直到今天最让我看不懂的,当属高合。
一个问题:“高合车主们当初为什么会决定选择购买该品牌的车?”
我近距离接触到真实高合车主的一次,是过年返乡期间在五线以外的北方小县城,当时大家在排队等待全县城唯一一座快充桩。而众多平凡车型里,高合 HiPhi Z毋庸置疑是最吸睛的,哪怕拥有猎装姿态的极氪 001 ,在它面前也明显黯然失色。
之后和这位车主的交谈,当我问及:“你是怎么关注到高合品牌,并愿意花重金购买这辆车,而不是同样具备展翼门的特斯拉Model X?”时,没想到,他的回答简单直接,只有两个字:贵和帅。
全副武装的高科技配置,肉眼可见的超豪华设计,给人第一印象“贵不可攀”,再夸张一点说即“非凡人难拥有”,这或许就是高合车型的差异化体现之处。据统计,高合旗下目前有两款代表车型,起售价均在 60~80 万元区间,属于其他新势力尚未触及的超豪华价位段,一定程度上可谓是「高处不胜寒」。
但当高合亲手打破这种自诞生以来的“贵族”气质后,会发生怎样后果呢?近日全新 HiPhi Y 上市,起售价“仅”33.9 万元,这一刻高合宣布“下凡”,与新势力们为伍。而泯然众人后的高合 HiPhi Y还 能否打动消费者,或承担起走量任务,我觉得悬念颇大。
身价放低,但“未来科技”仍与生俱在
若单纯比硬件,同价位下的高合HiPhi Y,或许比全新蔚来 ES6 更彰显豪华。
作为更多人能买得起的第一款高合车型,高合 HiPhi Y 虽然价格不及 Z 的半价,但诸多经典设计与配置却得到继承。比如说前脸 DLP 智能交互灯组、侧颜帅到爆炸的电动智能展翼门、还有带机械臂的 17 英寸 OLED 中控屏,搭配 12.3 英寸仪表屏、 15 英寸副驾娱乐屏、 22.9 英寸抬头显示、以及流媒体后视镜等“五屏双芯”组合,这些极具未来科技感的数字座舱科技,均全系标配。
空间方面,高合 HiPhi Y 与同价位最大竞争对手全新蔚来 ES6 对比,车身尺寸更大,长宽高分别4938x1958x1658,轴距长了 35mm,达到 2950mm。实际坐下来,其头部纵向富余空间表现更优于蔚来 ES6,后排坐垫长度同样好过蔚来,腿部支撑性更好。
再加上这次高合针对 HiPhi Y 独家推出的 HiPhi Port 拓展坞,巧妙解决了后排“大彩电”的扩展问题,以及可选装/部分版本标配的冷暖车载冰箱、双边折叠桌板等等,同样为广大车主用户实现了时下业界流行的“冰箱彩电大床”等移动的家。
动力部分,高合HiPhi Y 提供了后驱/四驱两种配置,电池包分为 76.6 度和 115 度两款,这次主要是卖后驱版本,唯有顶配一种版本才拥有双电机四驱,三款车型 CLTC 续航分别是 560km 、 810km 、和 765km 。全系标配 CDC 减震器和主动后轮转向。
总结来看,高合HiPhi Y 的豪华硬件配置确实给的很足,很多在实用用户眼中的“花哨技术”,高合也没有阉割,反而是全系标配,深刻诠释了其与生俱在的科技基因。而横向对比蔚来 ES6 和奔驰 EQE 等竞品,高合 HiPhi Y的空间、配置、动力、以及豪华度,确实给人隐隐有高性价比的错觉。
但是,转折虽迟但到。
高合,仍是不懂“软件浪漫”的高合
现如今,电动和智能紧密联系,两者愈发融为一体化。而智能化的核心体现:一是智能座舱,包含 UI 设计、功能布局、人机交互等;二是智能驾驶,更安全和更省心的 L2+辅助驾驶等。
高合HiPhi Y 的智能化和过去兄弟们保持相同水平,突出“硬件堆料足,软件优化垮”。车机方面的缺点倒还好,过于炫酷的 3D 车模和不够精致的卡片布局,语音交互也不够流畅,有种“暴发户”的既视感,好歹系统流畅度、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还行,但与新势力们例如蔚来 Banyan2.0 系统等仍有着较大差距,需要精雕细琢。
重点是智能驾驶。这方面高合 HiPhi Y 完全不像是新势力,甚至与传统 BBA 都存在体验驾驶。你敢相信,搭载有激光雷达和英伟达 Orin X 顶级主流高阶智驾硬件的 HiPhi Y,至今连比较简单的 LCC 车道居中辅助都尚未随车型上市推送,高合销售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为安全考虑打磨”。。。
那这个所谓的“打磨”究竟有多久呢?作为 2020 年 9 月上市的前辈—高合 HiPhi X,虽然同样搭载有激光雷达,但时至今日也尚未开通高速领航驾驶,更别提和蔚小理华等第一梯队看齐的城市领航尝试。在媒体测试中,高合HiPhi X居然还不支持桩桶识别和避让,全面诠释了什么叫“中看不中用”。
尽管一直以来高合对于智能化宣传从未落下,但站在正常人的角度看似乎都充满了不切实际,诸如“基于车路协同策略开发”、“全球首个根据航空器安全设计原理的6重双冗余系统”、“智能场景共创平台HiPhi Developer”等等,这些明显噱头大于实际的未来技术,跟车主实际体验是一点都不搭边。
依我来看,过去的高合尚能凭借独树一帜的高价,和与众不凡的独特豪华设计造型,获得少数用户群体的青睐。但回归正常价后的高合 HiPhi Y,需要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强大,需要征服的用户群体也更加广泛普通,他们对所谓的“炫技”并不感冒,对“面子工程”更不在意,车是用来开而不是给别人看得,回归对车辆自身实际功能属性的重视,特别是新时代下的智能化。
但很遗憾,高合恰好与之相反,它从来都是一个严重的“偏科生”,有如同贵族般的天生气质,衣着华丽动力,但却无法适应平凡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所以如今落入凡间后又怎能与凡人共欢喜?
30 多万的高合 HiPhi Y,炫酷外观豪华内饰的遮掩下,没有同价位该有的空气悬挂,智能化水平不合格,表现勉勉强强,同时也只有 70 多度电池包和单电机后驱动力。回顾2023 年前 6 个月高合从未公布过自家交付量的行为,可能这次的 HiPhi Y 也注定是少数人的玩物罢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