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头乐」起家,零跑终于跨越生死线
- +1 你赞过了
11月的第一天,零跑发布10月交付信息,数据显示,零跑10月交付18202台,同比增长159%,连续保持增长态势。零跑带着销量与口碑一路领跑,继续向前探索自己的未知之路。
自零跑诞生之初,外界就不乏看衰的声音。作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势力车企,上市即破发,创下2022年上市新股首日跌幅之最。在外界看来,零跑就应该步威马后尘,走向破产的结局。
之所以市场如此不看好零跑,在于品牌成立之初,有着「老头乐」之称的低价微型电动车T03占据零跑汽车的销量大头。2021年全年,零跑共交付43121辆,其中T03共交付3.9万辆,占比接近90%。
同样是2021年,零跑全年亏损28.46亿元,2022年这个数字来到51亿元。可以说,零跑卖一辆亏一辆,「零跑迟早倒闭」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零跑并没有选择听天由命,而是积极自我救赎,作为新势力品牌中最为低调的品牌,零跑很少刷存在感,这也为它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与营销低调不同,零跑一直在一件事上很高调,那就是研发。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甚至就连蔚来也只敢说自己「全栈自研」,零跑一上来就表示要「造有灵魂的汽车,要走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从硬件到软件,就连芯片也要自己做」。
可想而知,零跑最开始也是失败的,尤其是CTC电池架构,零跑重金投入,却没有泛起多少水花。同时汽车质量也不断被外界诟病,零跑S01诞生之初就问题不断,一度无法被市场接受。
但就是这样的零跑,最后不仅造出了芯片,还在特斯拉之后研发出了集成式架构。
今年4月,零跑以8726辆的月销量重回造车前三,5月之后零跑基本稳定在月交付10000辆以上。并且从结构上来看,T03的占比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零跑C01和C11。7月份,零跑销量达到1.43万辆,其中C系列交付超1.2万辆,占比85%。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背后的原因还是归结于零跑一直坚持的自研。
今年7月份,零跑汽车正式发布第三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器架构,并将其命名为LEAP3.0,也就是「四叶草」架构,其核心电子零部件均由零跑全域自研。
从「分布式」架构的LEAP 1.0到「域控式」架构的LEAP 2.0,再到「中央集成式」架构的LEAP 3.0,零跑只用了五年。零跑将将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集成,统一交由1颗MCU芯片和一颗SOC芯片组成的中央超算平台处理,极大提升效率,相比前两种架构更灵活高效。
在LEAP 3.0架构下,整车控制器数量将减少33%,线束也从1800米缩短至1500米,数据带宽从100Mbps提升至1000Mbps,更省电的同时效率更高,并且可以实现整车无感式OTA,带给用户更流畅的智能座舱体验。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架构之外,最大的难题就是汽车芯片。尤其车企造芯片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比如最常用的MCU芯片,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光生产线搭建就要5年时间。但零跑还是赌上了芯片,带来了「凌芯01」。
正是零跑骨子里这股不服输的劲,加上实打实的自研能力,吸引来了国际汽车集团Stellantis的投资,与玛莎拉蒂、Jeep®、阿尔法 · 罗密欧、道奇、雪铁龙、标致等在内的14个汽车品牌成为同门师兄弟。
在合作发布会上,Stellantis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并没有掩饰对于中国市场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视:“Stellantis集团也需要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曝光率,我们偏向于依赖一家中国的成功公司。如果我们要赢得中国市场,我们最好先赢下中国一家很好的公司帮助,这是我们的逻辑。”
至于最终选择携手零跑,唐唯实这样解释:“零跑有非常独特的产品组合,非常关注技术且有激情,在财务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也一直做得卓有成效,同时还具有全球化思维和视野。”唐唯实强调,这次合作,可以令零跑提速。
站在悬崖边的零跑,总算暂时跨越了生死线,重新正轨,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零跑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零跑汽车第三季度毛利为1.2%,成功实现了毛利率转正,证明了零跑在成本控制和造血能力方面显著提升,同样也预示着零跑即将迈入下一阶段的进程。
从严重掉队,到迎头赶上,零跑逐渐走到台前,尽管10月份新势力品牌的整体榜单还没出,但零跑稳居前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也说明,想要在新能源时代走出来,技术自研绝对是大方向,目前中国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遥遥领先于全球,自主品牌要继续保持先发优势。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