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升级门槛降低 爱卡试驾新款思铂睿
- +1 你赞过了
标题显得过于直白,但却准确地反映出了新款思铂睿的两项最主要变化:2.4L车型的动力通过发动机的重新调校而得到了提升;而针对思铂睿原本偏高端的定位,本田也用推出全新的2.0L车型来作为对市场反响的回应。
由于试驾活动中大部分时间供我们拍摄和试驾的都是新款2.4L TYPE-S车型,而2.0L车型只是进行了短暂的试驾,因此稍后将主要就新款思铂睿2.4L TYPE-S车型进行介绍;而2.0L车型的外观、内饰以及试驾感受,我们将针对其与2.4L车型的区别来进行介绍。
与前款相比,新款思铂睿前脸变化主要体现在细节上,包括中网面积与条幅数、下进气口面积及形状、前保杠样式以及雾灯形状等都有所改变。
新款思铂睿中网面积有所缩小,与大灯不再连成一体,同时改为双横幅样式,相比老款的三幅式中网更简洁,也与思铂睿运动的定位更为契合。
与此同时,下进气口的面积也有所缩小,与两侧的雾灯完全分离,形状则有老款的倒梯形改为正梯形;经过重新设计的前保杠样式较前款显得更加粗壮凶狠。
新增的2.0L车型在前脸外观上与TYPE-S基本一致,只是大灯没有采用氙气,而是卤素大灯,同时减配了大灯清洗,此外雾灯饰板的颜色与TYPE-S也有所区别,前保杠两侧也缺少了TYPE-S专属的小包围。
车侧角度看新款思铂睿变化不大,值得一提的是TYPE-S车型通过降低底盘从而减小了1公分的车身高度。
2.0L车型侧面则少了TYPE-S的裙边。
新款思铂睿尾部的最大变化来自于尾灯,样式及构造都与前款不同:其中刹车灯和示廓灯应用了LED;尾灯组上沿同时增加了白色边框与立式转向灯连为一体;一条窄幅镀铬饰条贯穿尾部,与两侧的尾灯相连。
2.0L车型尾部的保杠样式则与老款2.4L普通款保持一致。
新款思铂睿TYPE-S版车型与老款的双色轮毂告别,全新的18英寸轮毂采用五幅式设计,样式更加激进,凸显了运动车型的锋锐感,轮胎尺寸为235/45R18,品牌型号为普利司通的泰然者ER33;2.0L车型则采用样式相对保守的16英寸轮毂,轮胎尺寸为215/60R16,品牌型号为优科豪马的ASPEC。
除了轮胎轮毂的改变外,新款思铂睿TYPE-S车型的前刹车盘尺寸也有所增大,并且由前款的单向单活塞升级为单向双活塞,这也让其制动性能提升明显。
新款思铂睿TYPE-S车型的内饰依旧保持了前款的整体布局,但在细节的配色及用料上更凸显运动感:红黑相间的双色运动座椅,中控金属色饰板以及挡把上的红色缝线都将其与老款区分开来。
新款思铂睿的方向盘没有变化,多功能按键也维持前款布局,只是2.0L车型并没有配备蓝牙功能。
老款TYPE-S中控地台上的桃木纹饰板被新款的金属色饰板所替代,这样也更符合其运动定位;2.0L思铂睿的中控地台材质则与TYPE-S的有所不同,并没有采用金属色饰板,而是黑色塑料材质。
TYPE-S上象征运动的红色仪表背景光也并没有在2.0L车型上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容易让人放松下来的蓝色灯光。
新款TYPE-S座椅采用红黑双色处理,中央部位采用表面经过穿孔处理的高密度鞣皮材质,两侧为黑色真皮辅以红色缝线,支撑度和包裹性都相当出色;而2.0L车型则选择了纯黑皮质座椅,但在造型上二者没有区别,就我个人而言二者的乘坐质感也很难找出差异。
与TYPE-S上的金属踏板相比,2.0L车型的踏板确实不太美观。
2.0L车型与2.4L车型有所区别的还有:2.0L车型没有配备无钥匙启动。
还有一处变化也很容易被忽略,新款TYPE-S的换挡拨片被涂成了银色,而老款TYPE-S和新款2.0车型都是黑色。
受限于2705mm的轴距,定位于运动型轿车的老款思铂睿后排空间无法与那些轴距动辄超过2800mm,强调舒适性的中级车型相媲美,但本田工程师还是充分考虑到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后排空间的诉求,因此在保证轴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前排座椅靠背样式以及缩短后排座椅坐垫的方式提升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提升思铂睿的后排舒适型,本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居然还在前排副驾座椅侧面配备了VIP按键!顺便提一句,这可是新思铂睿的标配。
身高1.70m的体验者坐进新款思铂睿前排,调整好坐姿后头部有超过一拳的余量(12厘米)。
保持前排座椅不动,该名体验者坐进后排调整好坐姿后头部空间还要略好于前排,有14厘米的余量;腿部空间则接近两拳,余量达到了18厘米。
储物空间方面新款思铂睿也有所改进,后备箱容积由老款的405L提升为如今的467L,不过我相信本田提升后备厢容积的手段肯定不会被国内消费者所欣赏。具体是什么方法待会儿就会揭晓。
前款车型厚道的全尺寸备胎被非全尺寸的窄胎所取代,新款思铂睿的后备厢地板因此变得更加平坦,容量自然有所提升。这种提升储物空间的做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前后配重,但在成本上的削减也显而易见。
提升了进气流量,并且改变了压缩比(老款10.5;新款11.5),新款思铂睿搭载的2.4L i-VTEC动力参数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大功率由老款的133kW(180Ps)/6500rpm提升为新款的148kW(200Ps)/7000rpm(7000转的最高转速在民用车中并不多见,在本田国产车型中思铂睿与歌诗图2.4L并列最高);扭矩由老款的225N·m/4300rpm提升为233N·m/4300rpm。官方给出的百公里油耗为8.7L,排放满足国四标准。
与2.4L的双顶置凸轮轴结构不同,新增的2.0L发动机为单顶置凸轮轴,最大功率115kW(156Ps)/6300rpm;峰值扭矩190N·m/4300~4500rpm。
车型 | 新款思铂睿2.0L车型 | 新款思铂睿2.4L车型 | 老款思铂睿2.4L车型 |
最大功率 | 115kW(156Ps)/6300rpm | 148kW(200Ps)/7000rpm | 133kW(180Ps)/6500rpm |
峰值扭矩 | 190N·m/4300~4500rpm | 233N·m/4300rpm | 225N·m/4300rpm |
凡事都有两面性,提升压缩比带来了动力增强的同时,也有副作用:新款思铂睿2.4L车型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由老款的93号(对应京标92号)升级为现在的京标95号;而2.0L车型可以使用93号汽油。
新款思铂睿变速箱仍沿用前款的5挡平行轴式自动变速箱,挡把的皮质外套用红色缝线缝制比老款更具运动气质,当然,2.0L车型上的档把依旧被稍显沉闷的纯黑色皮革包裹。
相信开过老思铂睿的朋友都会有同感:思铂睿是一款“非典型”日系中级车。支持这种说法的例证来源于其沉稳但不失精准灵敏的转向质感,以及在同级车中相当扎实的底盘调校,而这些在新款思铂睿上都原封不动的予以保留,而以往被人诟病而因此重点改进的动力性能,在起步阶段其实已经有所表现,动力输出不够积极的问题在新款上得以改进,行程偏短的油门轻踩之下就可以让这台体重近1.6吨的中级车以平顺从容的状态完成起步,而且相比老款更能给人以后劲有余的感觉。
本田对于运动的理解显然并不是仅限于提升账面参数,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度更能体现其调校的功力:随着对油门踏板的深度施压,变速箱会准确且聪明的延迟换挡至峰值扭矩输出转速(4300转左右),其效果与切换至S挡用拨片手动换挡相比也不遑多让。而此时发动机动力提升的效果则被明显放大在二次提速能力上。
动力上的小幅提升也让思铂睿在转向和底盘调校上的优势可以更充分发挥出来。前款思铂睿经常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偏弱的动力很难逼出其出色的操控性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款的动力就已足够,事实上即便调高了动力参数我仍然认为思铂睿的运动特性主要还是体现在转向和底盘上,在我试驾过的同级车型中除了君威GS还少有一款车能在这方面可以媲美思铂睿。
相比之下,2.0L车型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温不火了,这台2.0L发动机明显采用了更加偏重舒适与经济性的调校方式,其换挡时机要比2.4车型提前了一些,即便将油门踩到底也很难感到有较明显的推背感,但是来自于发动机的尖锐嘶吼却明显要比2.4L车型更加提前进入你的耳,“平顺有余激情不足”是对这款车型的最佳诠释。
但不管怎么说,新思铂睿在静音上的表现还是要明显好于同级,时速破百时车内人员间的交谈除了会被略显尖锐的发动机噪音稍加干扰外,风噪和胎噪都被抑制的相当彻底,这还要得益于新款思铂睿追加了大面积的底盘隔音护板,并且更换了隔音性能更好的前挡风玻璃,此外地毯的隔音性也进行了补强。
同样,无论是TYPE-S还是新增的2.0L车型,在制动性上也都值得赞叹。由于前一天下了场雨,试驾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积水或伴着泥泞的湿滑路段,但除了制动踏板依旧有着日系车不够均匀线性的问题外,思铂睿的制动性能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让我们能够放心大胆的肆意对待油门。
在对比试驾过了新款思铂睿2.4L TYPE-S和2.0L两款车型后,就我个人而言明显更倾向于2.4L版本,经过重新调校的动力与思铂睿的优良操控性能明显更加匹配,也让这款定位侧重运动的中级轿车更加名副其实; 2.0L车型的出现明显是本田向市场妥协的成果,更低的排量不仅拉低了售价门槛,同时用车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再加上其配置相比TYPE-S车型并无太大差别这一点,相信其对倾心思铂睿运动外型而对动力要求并不甚高的消费者还是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