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上车引爆座舱革命,车机点外卖真有必要吗?
- +1 你赞过了
马云曾在2016年预言:“未来汽车80%功能与交通无关”。如今,这句话正在被现实验证。
随着AI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大家都在思考下一代智能座舱的技术雏形和体验创新,从目前最新动作来看,车机语音助手仍然是车企链接“人和车”的关键一环。
而语音助手Agent上车,便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新鲜技术。其中,“车机点外卖”更是车企展现新技术趋势而打造的首个功能突破点。
吉利Agent OS:将座舱定位“第三生活空间”
在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汽车集团联合千里科技与阶跃星辰发布Agent OS预览版,是面向下一代智能座舱的AI原生操作系统,旨在重构人车交互逻辑。
从预览视频中看到,绝大数时间介绍仍聚焦于车机语音助手,基于阶跃星辰提供的多模态大模型与端到端语音大模型,构建智能体协作协议框架,为座舱提供高效可扩展的AI底层能力,例如:
一是超自然交互,座舱可识别语音、视觉、手势等多模态信息,实现毫秒级离线语音响应与情感化表达,支持主动感知环境并提供建议,如检测孩子入睡自动降低音量等;
二是端云一体记忆系统,座舱车机可学习并记忆用户偏好,如空调温度、餐厅选择、外卖历史等,通勤日主动推送避堵路线、订餐建议等;
三是全融合地图,将3D车道级导航与智驾SR叠加融合,沉浸式呈现施工路段与地标建筑。
总之,吉利希望打造一个原生AI Agent座舱系统,通过原子化应用实现快速部署和第三方丰富拓展,将座舱系统从功能向场景转变,联合车载支付宝等打通本地生活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有情感、更拟人的汽车“第三生活空间”。
而相比于吉利的Demo版,其他一些车企甚至更早完成了类似技术应用上车。
理想OTA 7.5:全系适配理想同学Agent,点外卖更迅速
7月22日,理想汽车官宣OTA 7.5系统推送,22/23款L系列老车型同步迎来生活助手Agent和支付宝车载助手,由此实现全系车型适配上线。
同时,理想同学作为生活助手,Agent在茶饮点单流程上提速40%,用户只需说:“点杯昨天的奶茶”,系统能自动调取历史订单、匹配附近门店、确认规格并支付,全程无需触屏。
在今年7月份,理想宣布支付宝车载助手与理想车机实现深度整合,支持刷脸/声纹支付,金融级安全认证确保支付可靠性。
据早前理想车主体验评价称:“第一次实测用理想同学点奶茶,全程耗时3分钟,虽然整个交互流程略显繁琐,但全程语音控制,体验很新奇,开车时点单确实方便。此外,理想同学还能用于查询快递等生活服务。”
很显然,基于用户前期反馈,理想在OTA7.5更新进一步优化了点单速度,现在通过理想同学点奶茶可能比3分钟更短。
蔚来:“车机点外卖”的鼻祖
要说起“车机点外卖”,蔚来堪称是近年新势力中的开创者。
蔚来是最早提出座舱全面Agent化的车企,早在去年Banyan 3系统发布时,蔚来便基于NOMI Agents智能体架构推出六大智能体验,包括停车助手、守卫摘要、服务管家、探索发现、旅行回忆等。有了AI Agents智能体架构加持,NOMI可以联合车载支付宝实现一键停车自动缴费。
今年,蔚来携手麦当劳中国宣布共同研发并上线餐饮品牌首个车载AI语音点餐智能体,提供包含语音随心点、免密支付、导航预测时间、到店/车道即时取餐等体验,接入全国超7000家麦当劳餐厅,不仅会识别会员身份、儿童乘客推荐餐,并且车机桌面还能够同步展示订单全流程信息,包括制作进度、预计取餐时间、取餐码等,消费者无需切换界面即可掌控订单状态,确保行程安全。
蔚来表示,该服务今年内将覆盖蔚来品牌更多车型。
智己Agent系统更新引起用户质疑
今年3月份,有上汽与阿里联合支撑的智己率先宣布,推出行业首个AI Agent车机系统。
同样与语音为入口、阿里生态为底座、多Agent协同为引擎,依托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实现“NO Touch NO APP”的交互方式,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就能完成各种任务。
比如在开车时说"我想吃附近的川菜",系统会调动多个AI Agent协同工作:语音识别Agent解析需求,订餐Agent调用饿了么数据筛选餐厅,支付Agent完成无感结算,配送Agent根据车辆行程规划送餐时间。整个过程完全无需手动操作。
比如用户说"有点渴了",它会根据历史偏好主动推荐附近的咖啡店。当用户说"我有点累,找个能看夜景的地方",它不仅能推荐观景台,还会联动座椅按摩、香氛系统等硬件设施。
显然,智己应该是行业内首个率先完成AI Agent系统全面应用的车企,比吉利早最少10个月左右,技术领先地位明显,这背后离不开阿里生态的倾力支持。
在智己上线AI Agent系统后,一部分车主担心担心功能花哨影响系统稳定性,认为这些功能“华而不实”,实用性甚微;一部分车主则对阿里生态的封闭性表示不满,担心被锁定在阿里生态中,强调对第三方服务(如微信、美团)兼容性不足;还有部分车主对数据隐私表示担忧,特别是阿里系AI技术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和使用。
所以,“车机点外卖,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因人而异。比如蔚来调研结果显示,有85%车主愿意为车载点餐支付5-10元服务费,减少等待时间,实现“人到、车到、餐到”,麦当劳单店订单量提升显著。
有理想车主表示:“每天上下班通勤路上,通过车机语音点杯咖啡或平时爱吃的外卖,既方便也能节省时间,下车马上能吃到。”
但反对一方则称,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会面临语音识别不准确、系统卡顿、交互繁琐等小毛病,最重要的是,优惠券授权、行车数据,人脸、声纹、位置信息被高敏感性隐私信息被默认采集,容易产生担忧。
但不管如何,包括华为、小鹏、小米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做这件事,就足以证明“车机点外卖”是技术而非噱头。点外卖只是表象,背后是智能座舱向“情感化智能体”AI时代进化,对厂商而言,是技术实力体现和“生活服务商”新赛道的尝试,而对用户来说,是面向下一代座舱革命的全新体验。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